拍抖音和快手能掙錢嗎?快手和抖音哪個最賺錢?今年,對用戶時間爭奪最厲害的,就是各大短視頻平臺了。和幾年前長視頻的天下不同,現在短視頻平臺的興起使得內容傳播規律發生了變化,從人工推薦轉向算法分發,不再是你把視頻放上去,平臺就可以直接把它發送給所有用戶那么簡單。
雖然我們都說“內容為王”,但實際上很多突然爆紅的短視頻,都沒有遵循這個原則,比如說抖音之前很火的“溫婉”,光靠一個在停車場跟著音樂搖晃身體的視頻就吸引了百萬粉絲關注。而另一邊,不乏有大量制作精良的內容,卻沒有獲得它們理應擁有的關注。
所以在今天的規則下,很多人都迫切地想知道,短視頻流量池到底應該如何打造,我們又該怎么去變現呢?
但實際上,需要你最先了解的,是下面這些。
短視頻賽道上,到目前為止,已經出現了非常多的平臺,更別說那些具備短視頻功能的app?,F在想去做一個新平臺的機會非常小,做已有的平臺卻還是有巨大的空間。你要做的就是選擇一個對的賽道、在平臺上去做深耕然后慢慢延展。
第一個問題是,如何選擇平臺入駐?
我們把平臺分為三大類。除去像淘寶直播這類功能性的短視頻,主要的兩大類是以抖音為代表的中心化分發短視頻平臺,如火山、西瓜、B站等;和以快手為代表的社交短視頻平臺,如微信朋友圈的即刻視頻、多閃等。
要判斷一個平臺有沒有必要去入駐,你需要看它是否形成了一個完整可閉環的生態,這個可以通過平臺上頭部網紅的生存狀態推斷。顯然,目前快手、抖音還處在一個紅利期。
簡單來說,用戶在抖音看內容,在快手看人。抖音是Show,快手是Live。抖音是一個舞臺,上面的每一個視頻都是作品,它更像是微博;而快手是朋友圈,它是用來生活的,你看快手會發現上面很多視頻根本談不上創作,只是用戶和自己好朋友互動的內容。
抖音上賬號成長的典型路線是:第一條視頻上傳的時候沒有什么播放量,第N條上了熱門,播放量狂增,過了熱門期以后斷崖式下跌。如果再想上熱門就需要更好的作品或者花錢,很有可能你后面就沒有這樣的爆發增長曲線了。
快手的成熟賬號養成過程則是:剛開始上傳第一個作品時沒什么播放量,第二個也沒有,但第三個突然上了一個大熱門,播放量上去的時候,進來的老鐵會點關注,他關注你以后把你以前所有的作品都看好幾遍,然后就等著看你以后的作品,熱門期過后流量是在慢慢地衰減。
在抖音一百萬粉的號點贊不如一個十萬粉的號,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,由平臺規則決定。如果你想靠它變現和賺錢,就必須要在流量起來的時候快速收割,因為你只有靠短期之內進來的關注度才能變現,一旦節點過去,關注度會大幅下跌。
這也是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區別所在。
快手上一個百萬粉絲的賬號已經算是一個大號了。一個云南麗江的農民賣蜂蜜的賬號,能導流到十五個微信號,在每個微信號賣蜂蜜都能達到170塊的客單價,每個月穩定收入七八十萬,再加上打賞每個月可以賺一百萬。在快手生態下,甚至你不需要做一個特別會運營的人,你只要熱愛你的商品,傳遞你的價值,就可以獲得很好的收入。
總結來說,如果要做品牌宣傳,快速提升知名度,就在抖音上布局;如果想實現長尾流量的轉化,那就在快手上布局。
短視頻的本質就是內容,內容對賬號的重要性誰都明白。但在不同的平臺邏輯下,你對內容的關注重點也要不一樣。
快手的算法下,運營者一定要明確自己做的帳號的標簽是什么,你要讓機器能夠明確地抓取到這個帳號在做什么內容,才能推給相應的人,如果你剛開始推的人都不對,上熱門的可能性會非常低。抖音的算法和頭條系的產品一脈相承,如果你想要做成大號,就要把內容做成作品,制作要更加精良。
很多所謂的業內人士會說,不管在哪個平臺,都要做好的內容。
那么到底什么內容才能叫做好的內容?這個好是如何定義的呢?得把短視頻做得像電影、紀錄片一樣精良,才能被稱為好內容嗎?
不一定。在某種意義上,好內容就是既能適應平臺,又能滿足目的。
適應平臺是說你能不能適應你現在入駐的這個平臺的生態,符合它的算法推薦規律和用戶使用頻率。滿足目的是說創作者發布的內容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。你是希望更多人知道自己還是說為了賺錢變現?如果是想進軍短視頻,那一定要明白自己要什么,
滿足這兩點,才能去定義一個好的視頻。
明白了上面這些,我們就需要進一步了解應該怎樣去做好的內容。這部分我將在下一篇里面繼續和大家討論,同時也歡迎大家在下面發表你的意見或是問題。????
推薦閱讀: